思维方式 | 为什么有人迷信“定位”
最近香飘飘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,业绩差强人意,主要表现在传统产品(杯装冲饮奶茶)品牌老化,产品单一,而新产品(杯装液体奶茶)销售未达预期。香飘飘是市场营销领域的“定位”理论提及最多的案例,根据定位理论的官方描述(http://www.trout.com.cn/press/show_68.html),香飘飘占位了消费者对“杯装奶茶”的品类认知,为了聚焦产品,老板放弃了“奶茶店”的业务模式。
作为一个市场观察者,我过去对香飘飘传统产品有所观察,最近在上海的便利店、超市购买过香飘飘杯装液体奶茶新品,比传统产品贵50%以上。我认为,香飘飘营销策略上存在的真正问题是对市场变化的把握:传统冲饮奶茶产品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学生、年轻人等中低端消费者,终端以杂货店为主,市场通路应该是走多级批发;新产品可能是基于消费升级的策略出发点,明显在商超、便利等一二线城市的现代渠道进行铺货,面向消费能力更强的目标客群。然而,一二线城市目标人群对杯装奶茶的消费习惯却是现饮奶茶店,例如中端的“一点点”(每杯价格比香飘飘新品还低),高端的“喜茶”,便利店里的预包装杯装奶茶被严重分流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定位理论给香飘飘打上了“杯装”的烙印,包装上,香飘飘新品也坚持杯装而非瓶装,产品形式上,正好和奶茶店的杯装奶茶遇个正着;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,香飘飘老板会不会还认为放弃奶茶店是个正确的决策?
我读过特劳特和里斯三本主要著作,他们俩在美国市场营销领域里,作为营销策略家(Marketing Strategist)的江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,不过,市场营销或战略市场营销(Strategic Marketing)是一门系统性学科,定位仅仅是市场营销体系里的品牌策略及品牌传播策略的课题,并没有涉及到消费者细分、消费者行为研究、渠道策略、定价策略等范畴;尤其是消费者研究,在逻辑上这应该是“定位”的前提。
“定位”产生于美国激烈竞争的广告市场、营销信息过量的大背景,从其理论框架来看,我认为“定位”是个广告学课题,两位创始人算是广告策略大师。定位理论也不应该列入“商业战略”的范畴。他们之于商业,就像戈培尔之于政治,戈培尔可以算是传播大师,但是称不上政治家。
我对《定位》、《营销战》的理论正确与否不做评论。定位理论曾经出现过一些争论,其中较有影响的两次论战是:
- 品牌延伸还是品牌聚焦:特劳特理论认为品牌应该聚焦于某一产品线(或一品类),而另外一位品牌策略家David Aakar曾于2012年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上撰文《里斯和特劳特错了,品牌可以延伸》,(https://hbr.org/2012/04/ries-trout-were-wrong-brand-ex),以迪斯尼、Virgin、GE等多元化业务品牌,Dove从香皂衍生到洗发水、护肤霜、厕所香氛等多产品线,以及大品牌发展副牌等案例,来否定品牌聚焦的理论。
- “占据信任”还是“打造爆品”:2016年,网络意见领袖金错刀撰文《他们花巨资做了“定位”,却被一个“爆品”干掉!Why?》,以苹果/诺基亚、西贝、凡客等案例,认为定位理论错误在于强调“认知大于事实”,一味主观占领用户心智,正确做法是围绕用户痛点,重视用户体验,基于用户需求来设计“爆品”,这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核心的营销理念。金文出来后,引发了不少定位理论拥趸的反击,金错刀也做了回击:《创业者如何看待《爆品战略》与《定位》的撕逼战?》我觉得这个回击逻辑也有些问题,“定位”就是冲着做广告去的,不用广告这种传播方式,再怎么“定位”也没啥用,否则你凭啥把“定位”植入到消费者的意识中。
定位和广告的关系,就像所谓“业务流程管理”和信息系统的关系,“业务流程管理”这个概念,就是IT厂商弄出来的:企业如果光整个业务流程管理体系,不上IT系统,就没啥X用。
我对于定位理论本身没有太多不同意见,不过不赞成企业家迷信“定位”,将市场营销里一个局部问题当作市场营销体系的全部。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有其内在逻辑,其推演是个深度思考、分支选择、判断决策的过程,还需要具备充分的事实基础和判断前提。迷信定位的认识误区是,某些人思维习惯喜欢对事物贴标签,把系统性的复杂问题简单化,用现象代替规律,用概念代替推理。这类行为现象,不仅出现在市场营销领域,还出现在很多企业管理知识领域里,例如:
将 “阿米巴”等同于管理会计
将 “IPD”等同于研发管理
将 “平衡计分卡”等同于战略绩效管理
这个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,则是简单的、贴标签式的名词概念的灌输,更适合做咨询生意的推广。真正的智慧、有价值的解决问题(problem solving)咨询服务,不应该是这样“以不变应万变”的产品式咨询。而对一些管理者来说,最缺的是管理学和现代商业的基础知识体系。
企业管理教育,请关注